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

第135节:第七章 日本(1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明治宪法毕竟公开承认了民众的基本权利,建立了具有近代立宪国家特征的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相互分离的政权体系,“古老的亚洲,从此有了宪法、议会、选举等等限制君权独夫专制的法制,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更多小说 ltxsba.com……因而明治宪法亦曾为当时亚洲其他封建国家的进步人士所憧憬或效法。”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页。以1889年宪法的颁布为标志,日本正式确立了近代天皇制。

    明治时期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曾参与编纂《宪法义解》的穗积阵重,对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的特征有过精辟的概括,他认为:天皇掌握着大权,但并非是其固有的,而是继承了神祖的权利;天皇作为日本国民大家族的最高家长统治国家;天皇遵循以近代立宪主义的原则为根据而制定的宪法行使大权,因此,日本是神政的、家长式的、立宪主义国家。历史证明,这种政治体制在当时的日本,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符合了日本维护国内稳定和开展对外扩张的迫切需要,在集中权力、财力和人力建立近代工业、国防和教育,为推行侵略政策服务等方面曾起到残暴的、但“效果明显”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明治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直接领导军部,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事问题,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但近代天皇制的特点是天皇很少亲政,即使在御前会议上裁决争端,也多数是只听不答,所以,陆海军名义上直辖于天皇,实际上无所约束,自成中心,在天皇权威的光环中,军部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由于内阁中设有陆海军大臣之职,而两者又都听命于军部,因此军部势力自然地延伸到内阁之中,对国家政治构成干预。在近代日本的历史上,因军部阻挠造成内阁垮台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比如1912年,因西园寺内阁不赞成增设两个师团,陆军大臣辞职,而军部拒绝推荐后继人选,致使内阁垮台。由此可见军部在日本内政中的地位和影响。正是由于宪法赋予军部的特权,导致日后军部势力独大,从而造成军国主义泛滥,最终演变成殃及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巨大灾难。所以,明治宪法所规定的日本近代天皇制,是藩阀专政的延续和发展,其实质是借“天皇大权”之名,维护特权政阀、财阀的利益,由极少数军阀、官僚和贵族实行的寡头专制。

    五、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路

    甲午战争后,素有扩张倾向的日本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为了实现称霸东亚的狂妄梦想,日本动员一切力量,甘冒与美英等帝国主义列强发生冲突的风险,对亚洲近邻发动了一系列的罪恶战争,最终走上了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之路。

    日俄战争: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

    19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日俄矛盾日益凸显。这是世界上两个最为贪婪的强盗因利益争夺而必然导致的结果。为拓展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俄国决定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正式动工。日本政府敏锐地感到这将是对日本大陆政策的严重威胁,因此决心趁俄国立足未稳,夺取中国东北和朝鲜。

    甲午战争的结局无疑使日俄矛盾更加激化。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把庞大的中华帝国打得一败涂地,这进一步激发了日本的扩张野心,而丰厚的战争收益更增强了它同其他列强进行争夺的信心和动力。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和觊觎东亚的图谋深深地触动了沙皇俄国的神经。在《马关条约》中,原本有清政府答应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条款,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上演了一幕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搅和了日本的好梦。虽然日本获得了清政府支付的3000万两白银的巨额“赎辽费”,但却被迫撤出了辽东半岛,将到嘴的肥肉拱手相让。这出戏的幕后导演正是沙俄。日本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感觉蒙受了“千古未有之大辱”,决心卧薪尝胆,伺机报复。俄国策动的“干涉还辽”,将中国东北彻底拖入了帝国主义国际政治的漩涡。此后十余年间,日、俄双方在中、朝两国境内又发生了多次冲突,矛盾对抗不断加剧,一场大战已经在所难免。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