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

265【舆论攻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简陋的北大学生宿舍。更多小说 ltxsba.com??

    潘永桢冲躺在床上看书的谢兴尧大喊:“长毛,快去上课了!”

    “上课?”谢兴尧扶了扶眼镜,迷糊道,“不是都停课了吗?”

    潘永桢哭笑不得:“快走吧。你这个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连咱们学校复课都不知道。”

    谢兴尧这才揣着书下床,问道:“今天上什么课?”

    “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去教室就知道了。”潘永桢对着小镜子,整理了一阵头才出门。

    住宿舍的都是穷学生,像谢兴尧就是四川射洪人,揣着些钱千里迢迢来北大读书。他是去年入学的,非常倒霉,大一刚开学就遇到北大停课,好不容易读到大二,这尼玛又停课了。

    历史上,这几年的北大几乎没出啥名人,因为隔三差五就来一次停课风波。

    就拿谢兴尧来说,堂堂的北大高才生,毕业以后只能去中学教书。后来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才慢慢成为大学老师,混了十多年靠写学术著作出名,终于成为著名的史学家。

    二人出门直奔教学楼,半路上碰到几个不认识的学生。

    对方拦住问道:“同学,农科的教室怎么走?”

    “那边,你一路问过去就知道,”潘永桢好奇道,“你们不是北大的学生?”

    对方笑着回答说:“我们是农大的。”

    潘永桢提醒道:“农科教员就两三个,停课之后早走完了,你们过去旁听也找不到人。”

    “那怎么办?”对方有些无奈。

    潘永桢热情好客,邀请道:“去我们史学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把历史当评书听也是好的。”

    对方只能苦笑,有人羡慕地说:“你们北大有个好校长,还能号召自行复课。我们农大就惨了,只能待在学校里傻等,鬼知道那个李石曾什么时候来北平。”

    几人结伴来到教室,却现里面已经坐满。

    讲台上站着的是北大史学系主任朱希祖,他笑呵呵地问:“那些是北大学生?”

    结果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举手,剩下的全是其他几所公立大学来旁听的。

    报纸上还说,周赫煊跟其他一些家境宽裕的老师,纷纷捐钱支持复课。但这些钱不敢一下子用完,因为不知道李石曾什么时候能解决问题,所以钱都是省着用来购买粮食,每天免费提供给老师们。

    用了两个专版来进行深度报道,采访了九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把平津教育界的乱象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周赫煊甚至在社论当中,指名道姓地骂李石曾:“设立北平大学区且不说,把国立九校强行合并,简直就是拍屁股想出来的馊主意。李石曾先生你到底想干什么?为何留在南京迟迟不动身北上?你是国立九校的校长,你是北平大学区的院长,平津两地成千上万的学生,都是你争权夺利的筹码吗?”

    这次的大新闻策划已久,北方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教育问题。国立九校的乱象只是个开始,接着河北、热河两省的数百所国立高中、初中和小学,那里的老师和基层教育官员也纷纷加入,联系报纸痛斥李石曾的荒唐改革。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内容,实质上是重视大学教育,忽视基础教育。但重视的没重视起来,被忽视的群体更加心里不平衡,他把整个北方教育界都得罪完了。

    这一系列报道犹如惊雷般,在北方引起巨大轰动。大多数普通百姓,还是次知道如今的教育现状,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名流士绅,不管是新派还是保守派,全都加入讨伐李石曾的行列。

    中国是教育大国,从秦汉时期开始,教育就早已深入人心,就连要饭的叫花子都知道读书可贵。

    李石曾这次是引起了全民公怒。

    这些报道很快传到南方,想给常凯申找麻烦的汪兆铭,以及想要取缔大学区制度的常凯申嫡系,居然不约而同的进行推波助澜。

    以为标题,痛心疾地进行跟踪报道,并且号召民众给平津两地的老师们捐款。

    正在苦心筹集教育经费的李石曾,瞬间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不得不提前启程前往北平,收拾眼下的混乱局面。8

    </br>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