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五百九十七章 拜访上美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魏小范和李丹敏的临安婚礼过后,还得去乡下李丹敏父母的老家一趟,那里也要摆酒席庆贺一番。更多小说 ltxsba.com

    温璧霞和关芝琳也都跟着董伟他们去了,也是见识一下江浙水乡的乡下风光。

    殷俊则是没有去,他直接去的是沪海。

    因为他来内地已经够久了,香江那边的事情一大堆,需要早点把事情做完,早点回到香江做正事儿才好。

    沪海这边,有着殷俊在内地最大的合作伙伴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这个地方是一定要去拜会一下的,并且商量一下自己和他们的下一部合作计划。

    临安距离沪海并不远,江浙沪的公路建设一直做得不错,现在又没有多少重卡来碾碎路面,殷俊坐着从江南昆剧团借来的死机开的宝马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沪海市。

    如今的沪海,可不是30年之后堪称亚洲第二大都市群的超级都市。

    看起来比起2010年的伍汉市还要逊色许多,但殷俊却知道,没有人敢小视沪海市的发展潜力。

    一旦改.革开.放给了他们腾飞的翅膀,沪海保准是一年变一个样儿,三五年就能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只不过,如今沪海的街道还是漫宽阔的,走在街面上的人,穿着衬衣打着领带的都不少,这可比华京那边要有活力多了。

    想来也是,自从开埠以来,沪海就是华国的第一大城市,这种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却不是一般的城市能比的。

    未来的沪海,虽然小商品加工不如江南、电子产业不如南湾、港口钢铁工业不如津卫,但仍旧是华国第一大的金融中心,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车子轻车熟路的到达了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没有进门,殷俊老远就看到了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以及门口站着一群人。

    笑了笑,少年让司机在门口不远处把车子停下,自己和保镖一起走了出去。

    看到殷俊虽然是一个人过来,但这股子稳重的气度,却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再加上那辆熟悉的宝马车,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群领导们,赶紧的笑着迎了上来。

    严锭宪当先走出,“殷先生你好,我是上美厂的厂长严锭宪,以前咱们通过电话的。欢迎你回到祖国,来到沪海!”

    “严厂长客气了。”殷俊和他握了握手,“早该来拜访你们,却一直没能找到机会。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我闻名已久啊!”

    “呵呵,这里不好说话,殷先生里面请。”严锭宪道,“特老爷子、万老爷子他们也在,本来是他们也想出来的,但天气太热,我让他们歇着了。”

    “要让他们几位老人家出来迎接我一个晚辈后生,这可是我的罪过了。”殷俊边走边笑,“其实各位都不用出来,我们大家都是合作的伙伴,是一家人,用不着这么生疏。”

    “是,大家不是外人,呵呵。”

    严锭宪和一群领导听得很舒服,感觉这个殷俊果然会做人,和平常回来休假的一群职工们说的一样。

    严锭宪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又经常在国外行走,所以对于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并不陌生,否则他也不会当初看到魏小范挖人,就当机立断的决定和殷俊合作了。

    在去年的时候,这样和香江公司的合作,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要不是万老爷子等一群人在华京有熟识的巨头,这事儿根本就批不下来,他严锭宪也会被批评处分。

    就算是批下来了,政.府单位和兄弟单位,都有不少人说怪话,觉得这是破坏了原有的体系,很是冷嘲热讽了几句。

    幸好的是,从开始合作没多久,麒麟文化便不断的回馈给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底气越来越充足,效益越来越好,制作出来的动画片越来越优秀精良,这才让许多本来打算看好戏的人偃旗息鼓。

    “规定是那么多,但不一定极限就是那么多。”殷俊闻言道,“大家都是被禁锢得久了,如果不逼一下自己,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怎么?你要把你手里的动画片交给我们做?”严锭宪问道。

    “这只是一种流行文化而已,不适合拿给你们的大师来精雕细琢。”殷俊摇了摇头,“就算我要找你们,也一定会是一部可以成为经典的动画片。”

    “那我倒是好期待了。”严锭宪道,“你这次过来,不会是又想要要人的吧?”

    “如果你们肯给,那自然是最好的。”殷俊笑了笑道,“不过上次你们就在闹腾,估计在人员轮换之前,就不会再给我人了吧?”

    “这倒不一定。”严锭宪气定神闲的道。

    “什么?”

    殷俊一惊,马上又欢喜起来,“怎么说?你们要什么?”

    严锭宪笑了笑,“和香江的同胞说话,果然是痛快。不知道殷先生你是否知道,最近下乡知.青大批量返乡的事情?”

    “知道。”殷俊点了点头。

    从79年开始,其实就有一批批的知.青开始返乡了。

    但真正的返乡大潮,还是在80-85这几年,特别是80、81、82年,无数的知.青返回了自己父母所在的城市。

    沪海,毫无疑问是全国的知.青下乡最多的地方,这些知.青回来得也是最多的。

    “我们厂里也有一些子弟们回来,大概是80多个。”严锭宪道,“这批人对我们现在来说,压力并不大,合适的可以做一些工作,不合适的也能有安排。反正现在厂里的效益这么好,总不会饿着他们。但人总是要想得深远一点的,不能看着眼前,就忘记了未来。”

    殷俊隐约知道了他想要说什么,“房子?集资建房?”rw

    </br>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